伯安財經資訊:大多數銀行已經開始著手壓降假結構化存款產品?!霸谶@個過程中,如何讓真正的結構性存款保持收益優勢,是非??简炪y行的投資能力的?!蹦炽y行金融市場部人士介紹。
央行數據顯示,結構性存款規模在今年2月達到約11.22萬億元的峰值,隨后逐漸下滑;至2019年9月末,結構性存款規模下降至約10.85萬億元。其中,中小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超過大行,且中小銀行的單位結構性存款規模更大。
“假結構”面臨整改
所謂結構性存款,本應為“存款+期權”的結構,可以掛鉤利率、匯率、商品、股票等衍生品,形成“低風險低收益+高風險高收益”資產組合。其收益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存款所產生的固定收益,另一方面是與標的資產的價格波動掛鉤的收益。
2019年10月18日,銀保監會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業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按照“新老劃斷”原則設置過渡期,確保平穩過渡。過渡期為通知施行之日起12個月。也就是說,在2020年10月17日前,“假結構性存款”必須整改完畢。
而“假結構性存款”,就是名為“結構”,但實際上剛性兌付的產品。例如,在期權部分設置了不可執行的行權條件,是銀行變相高息攬儲的工具。目前各家銀行要壓降的就是這類假結構性存款。
雖然通知明確了12個月的過渡期,但部分受訪銀行表示,現有“假結構”到期后將不再新發,新發結構性存款將嚴格執行通知所要求的“按照衍生產品業務管理,具有真實的交易對手和交易行為”。
“真結構”也有難題
但是問題隨之而來。
業內人士表示,結構存款能夠掛鉤什么樣的衍生品,以及如何設計衍生品交易結構,直接決定了存款收益的表現。但實踐中,銀行能夠直接涉足的資產市場并不多。目前的結構性存款普遍掛鉤利率和匯率。相似的掛鉤基礎資產、收益結構,結構性存款面臨嚴重的同質化競爭。
銀行內部約束也是需要面對的問題。在此項業務上較為成熟的商業銀行在探索新的結構性存款構建方式。通過與外資金融機構的交易,掛鉤境外股票指數的產品已經比較成熟。此外,商業銀行可以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或上海期貨交易所的場內交易,掛鉤貴金屬價格或通過與券商進行指數衍生品交易,構建與A股指數掛鉤的產品。
“選擇更為另類的交易標的意味著銀行原有的業務授權、人員管理、交易平盤、限額管理、應急計劃和壓力測試等風險管控措施都要同步更新?!币患夜煞葜粕虡I銀行的金融市場部人士表示,“這也是銀保監會結構性存款新規所明確要求的?!?/p>
而除了產品結構設計的壓力和內部制度的約束外,銀行面臨的第三個問題是在現有的同業授信體系之下,交易對手類別在實質上阻礙了銀行構建更為多元化的結構性存款。
《銀行業金融機構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從事與外匯、商品、能源和股權有關的衍生產品交易以及場內衍生產品交易,應當具有批準的衍生產品交易業務資格,并遵守國家外匯管理及其他相關規定。而《暫行辦法》所提及的商品、能源等交易標的,主要的機構并非同業機構。
“依賴同業授信開展上述標的的交易會增加中間成本?!蹦乘侥紮C構負責人認為,“以能源產品為例,如果依賴同業授信進行交易,在能源市場上真正有定價能力的產業機構無法與商業銀行直接交易,必須通過券商等中間方,交易成本的增加直接影響了結構性存款的收益?!?/p>
建立新交易體系
上期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結構性產品部負責人金士星表示,大宗商品在資產配置中一直以另類資產的角色存在。商品的收益表現與股票、債券等傳統資產具有顯著的低相關度,并且在抵御通脹等方面有很好的表現。通過與銀行的商品衍生品交易,能夠幫助結構性存款收益與各種大宗商品及指數掛鉤,增強銀行結構性存款收益的差異化優勢。
一方面,掛鉤多元化的資產,才能讓結構化存款更有可能實現高收益,也能為銀行帶來更多的核心負債。另一方面,從儲戶資產配置角度來講,銀行的理財產品是不能承諾保本的,但結構性存款是可以保本的投資類別。在保本的基礎上去掛鉤跟傳統資產相關度比較低的另類資產,更有助于實現有保障的資產多元配置。
但這都有賴于新的交易體系的建立,以及銀行在團隊、制度、產品上的建設。
業內人士表示,建立新的交易體系意味著能夠幫助銀行獲得更為豐富的基礎資產來源。除了有產業和衍生品雙重背景的持牌機構外,證券公司在蓬勃發展的權益衍生品及FICC(固定收益證券、貨幣及商品期貨)板塊均在與銀行積極進行衍生品交易。
銀行的結構性存款產品逐步有了更多的掛鉤資產和可喜收益。某商業銀行在8月15日到期的一款與大連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貨掛鉤的結構性存款就實現了7%的收益。該行在11月7日到期的與滬深300指數掛鉤的90天期結構性存款也實現了6.5%的收益。(中國證券報高改芳)
上一條: 伯安財經資訊:地方政府合規籌資25條和負面清單52條
下一條: 伯安財經觀察:2021“家族信托”前景展望:需求突破10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