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39歲,某外企財務總監,年薪百萬元。陳太太36歲,外資公司員工,年薪20萬元。女兒今年5歲。目前家庭每月生活開銷4萬元。陳先生現有一套150平方米的房,三室兩廳,市值約為500萬元,無房貸。銀行理財產品200萬元,活期存款800萬元。陳先生夫婦平時工作很忙,對金融市場也不了解,所以只購買了銀行理財產品,其余資金放銀行做活期。陳先生和太太除了社保外,還購買了一部分商業保險,年保費支出在2萬元左右。
理財目標:
1、1000萬閑錢如何保值增值。
2、50歲提前退休,早日實現財務自由。
3、給女兒準備好留美教育金。
理財分析:
陳先生家庭財務狀況從表面看非常不錯,收入較高,每月達到10萬元,支出也不低,達4萬元,月結余6萬元,金額較多,怎樣善用這筆客觀的月結余是他們家庭的理財重點。
陳家積累了1500萬元的資產,其中固定資產占33.3%,金融資產占66.7%,無負債。金融資產主要為銀行理財產品和活期存款,回報率低,1000萬的閑錢和每月結余的部分幾乎在睡覺,甚至在貶值?,F在的投資市場的確不好,但不等于一直會壞下去,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正因為現在低迷,處于底部,也許正是投資的好時機,格上理財建議陳先生可通過合理的資產配置實現整筆資產的保值增值。
理財規劃:
1000萬資產保值增值
1、資產的保值:
a)保本類基金:目前全球經濟環境不是很樂觀,建議劉先生配置100萬保本類基金,即使市場繼續惡化,本金可以100%保證,一旦市場出現機會,能夠給投資者一個很好的回報。
b)銀行活期存款:建議劉先生將100萬資產投入銀行活期存款,以備不時之需。
c)貨幣基金:貨幣基金是專門投向無風險的貨幣市場,具有高安全性、高流動性、穩定收益性,具有“準儲蓄”的特征,建議劉先生可將100萬配置該類產品。(預計年化收益1.5%-3%)
根據投資年齡理論,高風險投資的比例:100%-(目前的實際年齡)%;穩健投資的比例:100%-高風險投資的比例。我們給陳先生配置了300萬的固定投資產品,還是比較合情合理的。
2、資產的增值:
a)集合信托理財計劃:銀行存款收益較低,不能抵御通貨膨脹,可以選擇更加穩健的金融產品補足。固定收益產品信托理財計劃因風險較低和較高的收益可以作為首選,在現有市場風險體系下能夠給到客戶一個比較穩定的投資回報。信托產品雖然不承諾保本,但至今為主信托產品還未出現未如期還本付息的情況。具體配置是將資金分為兩個300萬分別配置一個一年期和一個兩年期信托計劃,預期年化收益分別為9%和10.5%,基本能做到通脹時代的保值。
b)陽光私募基金:陽光私募基金是大額投資者資產配置的最優選擇,它是經過監管機構備案,資金實現第三方銀行托管,有定期業績報告的投資于股票市場的基金,陽光私募基金規范化,透明化,由于借助信托公司平臺發行能保證私募認購者的資金安全。陽光私募因其追求絕對收益,并且有收益分成機制,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勵基金管理人,因而其業績也遠超公募基金。隨著創新型私募基金的多樣化,給私募行業和投資者帶來了很多驚喜。建議劉先生用300萬配置陽光私募產品,通過專業的第三方理財機構挑選,一般通過格上優選的私募產品能穩健獲得30%左右的年收益,如果選擇做股指期貨對沖的創新私募產品,收益可能會更多,劉先生在通過以上固定型產品的優化配置后,完全可以一搏高收益浮動性的陽光私募產品。
c)公募基金:公募基金作為大眾理財工具,因其具有集合理財,專家管理的優勢,可以有效地節省時間和精力,是目前良好的投資工具?;鹨龊门渲?,通過配置不同投資風格的基金產品可以有效地降低投資風險和獲得穩健的收益,建議劉先生配置100萬。(股票型基金的長期投資收益率在8%-20%,混合型基金的長期投資收益率在6%-15%,債券型基金的長期投資收益率在4%-8%。)
給自己買足保障
陳先生是家庭的主要經濟支柱,在家庭收入中占83%的比例,萬一陳先生出現意外,對家庭的影響將是非常大的,所以建議陳先生為自己買足保障,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護太太和孩子。
根據陳先生家庭的開支狀況,每年的支出約在48萬元,按照保險購買的“雙十原則”,陳先生本人保障額度在500萬元左右較為合適,可以用300萬元定壽與200萬元意外險組合配置。
由于原來的萬能險只配置了20萬元的重疾保障,如果要獲得優越的醫療服務,建議另外配置80萬元的重疾保障。至于太太,建議保留已有的萬能險,另外再加一份80萬元的重疾保障就可以了。
給女兒準備教育金
陳先生和太太都在外企工作,受環境影響,他們打算將來把孩子送到國外去接受大學教育,為孩子將來的就業創造更好的條件。按照目前去美國留學的費用每年30萬和3%的通脹計算,陳先生大約需要為女兒準備176萬元。
建議陳先生利用現在高額度的月結余,以定投的方式儲備,一方面可以規避市場波動的風險,取得相對合理的回報,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復利的威力做長期儲蓄。陳先生女兒今年5歲,有13年的時間來準備,假若定投年化回報為10%,陳先生只需每月投入6000元便可以完成目標。 來源:和訊網
上一條: 理財攻略:投資理財也需要講究“紀律性”
下一條: 銀行理財產品“高收益” 背后潛藏“三大風險”